2025年成都市各区县培育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扶持申报补贴标准和认定程序材料、时间等内容,详情如下,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经开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郭都区、新津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简阳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指导电话:15855199550(可加v)
卧涛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项目辅导规划。
一、成都市各区县培育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扶持申报补贴扶持对象及扶持标准
(一)培育类非遗人才
2023年12月28日起,新认定为四川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成都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经申报审核通过,一次性给予扶持资金3万元;新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成都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经申报审核通过,一次性给予扶持资金8万元。
(二)引进类非遗人才
2023年12月28日起,落地成都且持续开展非遗传承工作满1年的成都市行政区域外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经申报审核通过,一次性给予扶持资金3万元;落地成都且持续开展非遗传承工作满1年的成都市行政区域外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经申报审核通过,一次性给予扶持资金8万元。
二、成都市各区县培育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扶持申报程序
(一)提出申请
符合申报条件的培育类非遗人才按照属地原则向所在区(市)县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市本级管理的向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交申请;引进类非遗人才通过在蓉设立或工作的工作单位向工作所在区(市)县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扶持申请。
(二)材料审核
各区(市)县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重点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初审通过的,将申报材料报送至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由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一审核并向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交合规的扶持名单。
(三)经费发放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按照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核定的扶持清单申请扶持经费,分别与培育类非遗人才个人、引进类非遗人才个人及所在工作单位签订扶持协议,资金下达后给予拨付。
三、成都市各区县培育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扶持申报材料
(一)培育类非遗人才
1. 《成都市培育类非遗人才扶持申请书》(附件1);
2. 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二)引进类非遗人才
1. 《成都市引进类非遗人才扶持申请书》(附件2);
2. 省级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证明文件;
3. 在蓉持续开展非遗传承发展工作满1年以上的社区证明;
4. 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5. 工作单位法人证书。
四、成都市各区县培育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扶持申报工作要求
(一)各区(市)县文旅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应对扶持资金申报材料严格审查把关,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二)申请人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扶持经费,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若出现申报材料弄虚作假、在扶持期间(培育类非遗人才扶持期2年、引进类非遗人才扶持期5年)被取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未通过相应扶持期考核、在扶持期间离蓉发展等情形,申请人需在3个月内按原渠道全额退回扶持资金。
五、成都市各区县培育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扶持申报其他事项
(一)申报时间:2025年3月1日至3月30日。
(二)填写申报材料时应确保材料真实、准确、言简意赅。所有申报材料用A4纸双面打印,申报书纸质件需加盖区(市)县文旅行政管理部门(或直属单位)以及申报单位公章,申报材料需报送纸质版一式一份和电子版(word版和盖章签字的PDF扫描版),纸质版报送到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大业路39号同瑞国际大厦8楼816室;电子版发送到邮箱)。
(三)报送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四)本通知未尽事宜,按照《成都市培育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实施办法》执行。
以上就是小编将为大家具体讲解的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个帮助!有任何项目问题都可以找小编指导。
需要咨询商标、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政策项目的请直接联系渔渔:
免费咨询:15855199550,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