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25年高技能人才建设项目申报启动!截止日期7月1日,小编现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条件、程序时间和奖励标准整理如下,如有疑问可咨询小编。
免费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一、项目类别与推荐名额
(一)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1.国家级基地:全市推荐名额≤2个(新建或已建)。
2.省级基地:全市推荐名额≤10个(新建或已建)。
各区县/开发区推荐限额: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3个。
(二) 技能大师工作室
1.国家级工作室:全市推荐名额≤2个(限2022年及以前的省级工作室申报)。
2.省级工作室:全市推荐名额≤14个(新建)。
各区县/开发区推荐限额:国家级工作室≤2个,省级工作室≤3个。
二、申报对象与基本条件
(一)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1.优先领域: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托育、护理、康养、家政、数字等民生重点领域。
2.新建项目:
申报单位须为已认定的“省级基地”项目单位。
管理规范,近3年无严重违法违规和失信记录。
具备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参赛成绩和队伍。
培训场所设施满足年培训≥2000人次需求,拥有≥5个与急需紧缺工种匹配的实训条件及信息化平台。
规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积极承担社会培训、政府补贴性培训及师资研修、教材研发等任务。
3.已建项目(2011-2023年确定的国家级基地):
须经省级考核评估确认管理规范、成效显著、资金安全。
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培养和集训,有梯队和裁判队伍。
满足“新建项目”所有条件。
在重点领域建立完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年度培训≥3000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1000人次)。
培训合格率≥90%,满意度≥90%。
(二) 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1.申报对象:企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大中型企业技能培训中心。
2.新建项目:
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无违规违纪事件。
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
场所设施安全,年培训能力≥1000人(高技能人才≥500人),拥有2-3个特色专业匹配的实训装备及信息化平台。
规范开展培训及企业新型学徒制。
与≥3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基地,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指导。
积极承担社会培训、政府补贴性培训及师资研修、教材开发。
3.已建项目(2011-2023年确定的省级基地):
满足“新建项目”所有条件。
具有市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参赛成绩。
年度培训≥1500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750人次)。
培训合格率≥90%,满意度≥90%。
(三) 技能大师工作室
1.申报对象:企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等。
2.项目条件:
设有固定工作室场所及必要工作条件,定期开展活动。
工作室管理制度完善且运作规范。
积极开展技改、攻关、推广及企业新型学徒制任务。
3.带头人条件:
省级工作室:带头人需具备技师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
国家级工作室:带头人需具备高级技师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或具有绝技绝活并在传承传统工艺上贡献突出)。
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创新能力强、有社会影响力,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注:已获国家级工作室称号的不得重复申报;申报国家级工作室须为2022年(含)以前认定的省级工作室。
三、申报程序与时间
1.单位申报:符合条件的单位(含央属、省属、市属单位)向属地区县/西咸新区/开发区人社部门提交申报材料(2025年7月1日前)。
2.初审推荐:各区县/开发区人社财政部门对材料初审,按分配名额择优推荐至市人社局(2025年7月1日前)。已建项目申请需同时提交项目建设考核评估报告。
3.材料要求:申报材料按项目类别要求胶印合订成册(一式4份),顺序为:申报表→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佐证材料。
四、经费支持与建设管理
(一)补助标准:
1.国家级基地:
生产制造类:新建(A档)700万元,已建(B档)600万元(可±20%浮动)。
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类:新建(A档)400万元,已建(B档)300万元(可±20%浮动)。
2.国家级工作室:
生产制造类:30万元。
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类:20万元。
其他类:10万元。
3.省级基地:一次性补助200万元。
4.省级工作室:一次性补助10万元。
资金列支:就业补助资金。
(二)资金用途:
1.基地:购置设备、完善设施、聘教师、开发课程、教研、评价、竞赛等。
2.工作室:购置设备材料、技能交流推广等。
(三)建设要求:
1.新建项目建设期≤2年,期满需验收和绩效评价。
2.市人社局、财政局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要求或未达目标的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取消称号。
3.对历年省级项目进行全面考核评估,不符合要求的取消称号。
4.严格资金管理:建立监督机制和专项管理制度,确保规范使用,严禁挤占、挪用、截留。
五、工作要求
1.确保质量:各区县/开发区严格审核,择优推荐。
2.加强宣传:确保政策传达到位。
3.按时申报:逾期不予受理(2025年7月1日截止)。
4.落实责任:项目单位须严格执行资金规定和建设要求,定期自查评估并报送情况。
免费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